2010芙蓉區(qū)科學考試完整版(附答案)
一、填空(1分1空)15分
1.實驗法分為單組實驗法,等組實驗法和循環(huán)法
2.兒童在觀察活動中常常表現(xiàn)出隨意性、情緒性、籠統(tǒng)性和短暫性
2.太陽光透過三棱鏡,把白光慮成紅橙黃綠藍靛七色
3.化學變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質(zhì) ,鋼鐵變繡是 化學變化 ,鐵線彎曲是 形態(tài)改變
4.生物分類單位有界 、門、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,“ 種 ”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
5.生物多樣性通常包括遺傳(基因)多樣性、遺傳多樣性、物種多樣性和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。
6.“三維”課程目標是 科學探究 、科學知識和情感態(tài)度與價值觀
二、選擇 2分一個 10個20分
1.下列哪個是對氣候的描述
A、 B、狂風暴雨C 、四季分明D、風和日麗
2.下列“節(jié)能減排”的措施中哪個是錯誤的
A、 B、使用環(huán)保購物袋,減少白色垃圾C、步行上下班,減少尾氣排放D、少使用空調(diào),節(jié)約用電
3.沙漠植物的葉子都是針狀的,這是因為
A、減少水分蒸發(fā)B、減少受光照面積C、 D、
4.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位于 之間
A、木星與土星B、火星與木星C、金星與火星D、
5.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因為
A、質(zhì)量大B、體積大C、能發(fā)光D、能發(fā)熱
6.下列屬于光的反射現(xiàn)象的是 ——此題配圖
A、樹的倒影B、筷子斷了(水中)C、手影D、放大鏡放大字
7.月食發(fā)生時太陽、地球、月球的排列是怎樣的
A、太陽—月球—地球B、太陽—地球—月球C、地球—太陽—月球D、
8.蜜蜂巢是由許多個 形的組成的
A、四邊形B、五邊形C、六邊形D、八邊形
9.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后變形,力撤走后又恢復,我們說這個物體具有
A、彈性B、彈力C、重力D、拉力
三、名詞解釋
1.研究性學習
答:研究性學習是以“培養(yǎng)學生具有永不滿足、追求卓越的態(tài)度,
培養(yǎng)學生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提出問題、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”為基本目標;
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、作品的設計與制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;
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、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(nèi)容;以在教師指導下,以學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。
2.觀察法
答: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,有目的、有計劃地觀察客觀對象,收集、分析事物感性資料的一種方法。[font=ˎ̥]
觀察法是研究性學習中最基本、最普遍的方法,是學生搜集資料的基本途徑,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礎。
四、簡答
1.怎么理解“科學學習以探究為主要方式”?(5分)
2.溫度計的使用方法(5分)
答:1、測量前,觀察所要使用的溫度計,了解它的量程(測量范圍)和分度值(每一小格對應的溫度值);
2、測量時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液體充分接觸(要浸沒在被測液體中);
3、待示數(shù)穩(wěn)定后再讀數(shù);
4、讀數(shù)時溫度計玻璃泡要留在被測液體中,不能取出來讀數(shù)。
3.科學探究的主要步驟(6分)
1.提出問題 2.建立假設3.設計實驗方案4.收集事實與證據(jù)5.檢驗假設6.交流與討論
五、
1.按月相變化填寫月相圖形、名稱、特點,完成下表 13
時間 |
初1 |
2-7 |
8 |
9-14 |
15 |
16-23 |
23 |
24-30 |
名稱 |
新月 |
娥眉月 |
上弦月 |
凸月 |
滿月 |
凸月 |
下弦月 |
殘月 |
月相圖形 |
||||||||
新月: |
整晚不可見 | |||||||
上弦月: |
出現(xiàn)在西半天空,上半夜傍晚至午夜可見。 | |||||||
滿月: |
一輪明月整夜可見,傍晚至凌晨五六點,出現(xiàn)在上中天。 | |||||||
下弦月 : |
只在下半夜出現(xiàn)于東半天空中,這就是“下弦”。 | |||||||
新月: |
整晚不可見 |
月相是以日月黃經(jīng)差度數(shù)(以下的度數(shù)就是日月黃經(jīng)差值)來算的,共劃分八種:
新月(農(nóng)歷初一日,即朔日):0度;
峨眉月(一般為農(nóng)歷的初二夜左右-------初七日左右):0度----90度;
上弦月(農(nóng)歷初八左右):90度;
漸盈凸月(農(nóng)歷初九-----農(nóng)歷十四左右):90度----180度;
滿月(望日,農(nóng)歷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):180度;
漸虧凸月(農(nóng)歷十六-----農(nóng)歷二十三左右):180度----270度;
下弦月(農(nóng)歷二十三左右):270度;
殘月(農(nóng)歷二十四左右----月末):270度-----360度;
另外,農(nóng)歷月最后一天稱為晦日,即不見月亮;
以上有四種為主要月相:新月(農(nóng)歷初一日),上弦(農(nóng)歷初八左右),滿月(農(nóng)歷十五日左右),下弦(農(nóng)歷二十三左右),它們都有明確的發(fā)生時刻,是經(jīng)過精密的軌道計算得出的。
月相變化歌
初一新月不可見,只緣身陷日地中。
初七初八上弦月,半輪圓月面朝西。
滿月出在十五六,地球一肩挑日月。
二十二三下弦月,月面朝東下半夜。
一個口訣(方便記憶):上上上西西、下下下東東——意思是:
上弦月出現(xiàn)在農(nóng)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,月面朝西,位于西半天空;
下弦月出現(xiàn)在農(nóng)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,月面朝東,位于東半天空。
2.解釋下列六種自然現(xiàn)象(云、雪、雨、霧、露、霜) 6
云、雨、雪、霧、露、霜
云:地面上的水蒸發(fā)成為水蒸氣(汽化),升到高空與寒冷空氣接觸,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(凝華),形成云。
雨:當溫度下降,而又有凝聚核心的時候,就會凝結成大水滴下降為雨,一滴雨點要比云中的小水滴大上幾千倍,
小水滴一定要在它的體積增加到很大的時候才會落下來。
雪:如果下落的環(huán)境溫度在0℃以下,水在空氣中就可能形成雪(凝固)。
水汽凝華而成的微小晶體叫水晶,當水晶在大氣隨氣流上下翻騰,聚集起來變得足夠大時,就形成雪花在地面飄落。
雪花的大小取決天氣溫度,溫度越低,形成的雪花越小。由于構成雪片的結晶能反射光,因此雪呈白色。
霧:當過冷的水滴碰撞在冰晶(或雪花)上,則成霰。
冰雹:霰在積雨云中隨著氣流多次升降,不斷與雪花、小水滴等合并,形成透明層和不透明層交替的冰塊,落到地面就是冰雹。
露:地面上的空氣中含有肉眼看不到的蒸汽,當水汽含量達到飽和時凝結成水滴,這就是露(夏季植物上的水珠)。
霜:如果地表氣溫降到0℃以下時,則水汽直接凝結成固態(tài)(凝華),就是霜(冬季早晨路旁干草上的白色粉末狀固體)。
3.甲乙分別有一個生態(tài)瓶,乙發(fā)現(xiàn)甲的生態(tài)瓶中的植物比自己的存活時間要長,于是提出猜想:生態(tài)瓶中有無動物是影響其中植物存活時間的原因,請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乙的猜想是否正確。13fen
實驗名稱 |
|
實驗準備 |
|
控制變量 |
|
實驗步驟 |